2025年3月28日,第五个“中华鲟保护日”之际,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在安徽省安庆市组织全国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中华鲟1万尾、胭脂鱼2万尾。我所周永东副所长带队参加了本次放流活动,并在中华鲟保护及监测工作研讨会上作 “中华鲟的海洋监测与保护”主题报告。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距今已有1.4亿年的历史,被誉为“水中活化石”,是长江水生生物性的旗舰型物种,具有极高的生态、科研和文化价值。据研究报道,自2017年以来中华鲟已连续多年没有发生自然繁殖,为了恢复其野外繁殖种群,农业农村部从2024年开始加大中华鲟人工保种和增殖放流力度,计划在2025年放流中华鲟数量100万尾。鉴于中华鲟90%自然生活史在海洋中度过,海洋生活环境是中华鲟种群维持的关键,我所周永东副所长所在的渔业资源研究室科研团队通过设置监测网络,持续在浙江近海开展中华鲟的栖息地调查和误捕信息收集等工作,未来将通过在西轩试验基地建设中华鲟救助中心等措施提升中华鲟等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