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浙江海洋机器人“场景需求与产品技术”对接交流活动在杭州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指导,旨在促进供需与场景对接,加强产学研用合作,进一步推进全省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经信厅等单位及产业链上下游重点涉海龙头企业、海洋科创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代表300余人参加活动,我所科研人员王庚申、黄辉参加此次交流会。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副厅长阮飙在致辞中指出海洋机器人产业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该产业发展要坚持问题需求导向,围绕海洋渔业、深海开发、海洋工程、海洋港口等重要场景,加强供需对接,拓展应用场景,率先在全国走出一条海洋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宽广路径。
智能投喂机器人 长续航无人潜航器
本次活动展示50余款海洋机器人产品,展出产品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涵盖水产养殖、应急救援、安全巡检、工程维护等多元场景,我所科研人员特别就智能投喂机器人、轻量化网衣清洗机器人、长续航无人潜航器等产品与展出商进行交流,探讨相关产品在海洋渔业和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除机器人产品展示外,此次活动还发布了全国首个海洋开源大模型OceanGPT,该大模型具备多模态数据解析能力(声呐图像、海洋观测图等),可将自然语言指令转化为控制代码,驱动海洋机器人高效完成水下作业。
本所作为浙江省海洋渔业科技创新力量之一,近年来积极推进传统渔业向智慧渔业发展。海洋机器人是智慧渔业的核心数据采集终端和作业执行单元,在我所相关研究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潜力,比如深远海养殖领域,海洋机器人可用于实时动态监测养殖环境,提前预警环境异常,进行养殖网衣巡查和清理及饵料精准投喂。此外,海洋机器人还可应用于种质资源调查、海洋牧场建设、渔业资源评估、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等领域。海洋机器人作为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和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参加本次交流活动,有助于我所科研人员了解海洋机器人行业研究动态,为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拓展智能化发展路径提供创新动能与合作契机。